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聚焦数据驱动的交通治理丨广州市交研院承办2023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专题论坛
  • 0
  • 2023.10.17

1012-1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在西安举行,会议以“韧性交通:品质与服务”为主题,全国各地规划行业、学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会议主题开展了热烈的探讨。广州市交研院董事长景国胜受邀在年会大会发表了《数据驱动的城市更新与交通治理探索及广州实践》的主题演讲;我院承办了专题论坛3——城市更新背景下数据驱动的交通治理与规划决策支持;三篇论文荣获年会优秀论文,并在分论坛作宣讲。

本次会议召开前夕,第六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我院景国胜董事长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徐士伟总工程师当选委员,陈先龙副总工当选青年委员。

 

我院承办专题论坛3——城市更新背景下数据驱动的交通治理与规划决策支持

我院3篇论文在年会宣讲

第六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合影

 

一、景国胜董事长受邀在大会发表主题演讲

我院景国胜董事长以“数据驱动的城市更新与交通治理探索及广州实践”为题,在大会做主题演讲。演讲中,景国胜董事长分享了特大型城市发展到“下半场”背景下,城市更新、交通治理方法体系由目标导向的“规划模型决策”向数据驱动的“运行模型决策”转变及广州实践探索。从城市更新的“两面性”出发,探讨城市交通治理需要什么样的城市更新;以数据驱动为手段,解析并警示传统城市更新带来的交通挑战,以职住空间结构重塑与优化、开发密度适配为抓手讨论城市更新与交通系统如何互动协调;同时分享城市更新背景下交通治理的实现路径与模式,包括人口适配性下的区域差异化更新治理模式、轨道低效客流站点用地导入模式、道路交通“双微”改造品质提升模式、非机动车/货车违禁/施工动态监测等精细管理效率提升模式。

二、我院承办专题论坛——城市更新背景下数据驱动的交通治理与规划决策支持

 

实施城市更新,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以数据治理驱动交通治理,实现交通与城市品质全面提升。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论坛面向建设用地的存量时代及城市更新带来的新诉求,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城市的8位专家结合各自研究和实践进行交流分享,探讨数据驱动的交通治理模型和规划决策支持平台对提升城市治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空间重塑的途径。

 
 

专家观点:

同济大学陈小鸿教授,以“数字时代的交通治理:衍生、溢出与协同”为题,指出数字化的交通技术变革及影响下交通服务的衍生是从能力提供到服务提供的交通共享,交通数据溢出为资源、溢出为问题,亦溢出为机遇;提出探索交通治理路径,一方面需要数字化协同治理,利用交通数据实现主动交通需求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制定共享交通引导策略。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孙小丽,以武昌古城的改造保护为例,深刻剖析机动化发展与古城保护的矛盾根源,提出适应古城肌理的路网体系、绿色交通的策略与方案,智慧赋能精细化交通管理缓解拥堵。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高级工程师李冰,分享了西安市在交通规划建设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介绍西安综合交通模型建设历程,在交通规划建设数字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并从西安实际出发提出思考和展望。

 

百度地图慧眼副总经理阚长城,依托百度地图提出了时空数字底座驱动的交通治理体系框架。从多源时空数据、基于多源时空的数据交通计算引擎、交通治理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展开分享数字治理的百度能力和智慧。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交通规划分院院长张天然,以上海近年来在通勤方面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从上海轨道通勤的总量、比重、空间分布、换乘、接驳等方面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通勤的相关特征与启示。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副所长张辉,梳理并总结存量背景下城市交通的供需特点、新时期交通治理内涵以及新数据环境下的挑战,结合实际项目,从城市、廊道、片区等不同尺度分享多源数据在存量空间治理中的应用,提出未来可能改进的方向。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舒诗楠,分享如何从步行骑行视角采集街道全景数据,搭建北京市首个慢行系统全景平台,对核心区慢行交通开展体检评估。针对不同类型的街道行政单元,因地制宜的明确了发展目标、改善措施和时序安排,在超大城市的慢行交通精细化治理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我院交通规划三所工程师何鸿杰,分享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性评价方法,通过交通设施与用地的高水平互动,协调发展性和匹配性两种指标,对区域的发展状况和交通供需进行评价,更好的指导城市更新规划建设决策。

三、技术成果交流分享

13日全天共有12场专题论坛,我院技术骨干在分论坛中分享了技术研究成果。

陈先龙副总工程师在分论坛二《技术深度融合 模型创新发展》以年会优秀论文《先验视角的居民出行调查抽样和扩样问题仿真研究》为题做了报告,分享了基于先验视角理想状态下居民出行调查抽样和加权扩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模拟仿真方法对相关问题和猜想进行了验证,提出并强调对于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使用需要回归到其特征调查的本源。最后,总结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结合新数据源去发现和完善交通模型理论的实施路径和可行性。

 

交通规划四所工程师巫瑶敏在分论坛七《西安综合交通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以年会优秀论文《空间治理背景下轨道交通衔接设施体检评估与应用——以广州为例》为题做了报告。基于地铁衔接客流特征以及乘客出行满意度为基础,从设施功能、空间布局、衔接环境三大方面构建12大项、25小项轨道交通衔接设施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广州为例,对13条(段)、223个车站交通衔接设施进行全面体检评估,根据各项指标量化结果,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为原则,提出精细化治理优化对策,对完善地铁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改善设施服务供给,提升衔接出行环境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opyright ©2023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粤ICP备19073593号 Powered by vanc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