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编制战略规划,统筹交通协调发展
综合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在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中站据龙头地位,一般编制周期为5-8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院先后主导完成了三轮全市性综合交通规划,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了整个广州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当前面临的交通问题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1993:广州交通研究
广州市政府和世界银行合作项目,提出了“按照明确的道路交通功能分级体系,有效的规划、建设和使用道路交通设施;限制自行车过量发展,合理控制摩托车和私人小汽车发展规模,改善步行环境”的交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首创全国大城市交通规划战略研究,为广州城市交通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构筑了行动框架。
搭建“内环+放射线”中心区路网骨架,构建机动车、公交、自行车和行人四大网络系统,改善了中心区交通出行环境,奠定了广州市未来道路系统发展的骨架。
2006年:广州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全面总结十年交通发展经验,系统整合既有交通规划与研究成果,全面审视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广州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并安排了近期行动计划,构建多模式和一体化的“和谐交通体系”,促进广州并带动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了区域一体化交通战略,构建了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一体交通网络,强化区域辐射和带动,指导了《广佛同城化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穗莞战略合作下的城乡规划协调研究》等项目的编制。
2011年:广州市综合交通规划
以世界级的空港、海港为龙头,以内外衔接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支撑,打造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枢纽城市,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1小时交通圈,发挥对粤东西北地区“辐射服务、带动引领”的核心作用。
以高快速路网和快速轨道网为支撑,强化中心城区与外围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打造国际水准公交都市,构建地铁/轻轨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题,出租车和水上客运为重要补充,并对小汽车极具竞争力的多模式一体化公交交通系统,实现市域范围60分钟内可到达市中心的目标。
广州市正在加快推进市域道路网、轨道网,以及白云机场、南沙港、广州北站、东部新塘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升了交通服务功能,增强了城市竞争力,巩固和提升了广州市作为南方综合门户枢纽以及中心城市的地位。
|